新闻动态
消防物联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要点
&&&&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应遵循"云-管-边-端"四级体系,确保系统可靠性和扩展性。终端感知层设备需满足GB/T 34147-2017标准要求,烟感探测器应具备±0.2dB/m的灵敏度精度,水系统压力传感器测量误差不超过±0.5%FS。网络传输应采用双通道冗余设计,支持4G/5G/NB-IoT多模通信,确保断网情况下本地数据存储不少于30天。边缘计算节点要具备设备状态诊断、故障预判等基础AI能力,数据上传周期可根据灾情等级动态调整,日常监测数据上传间隔不超过5分钟。系统响应时间须控制在3秒以内,报警信息推送成功率不低于99.99%。
&&&&数据安全和系统兼容性是技术规范的核心要求。系统应采用国密SM4算法加密传输数据,建立符合等保2.0三级要求的防护体系。数据接口必须支持GB/T 26875.3标准协议,确保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。设备唯一标识编码应符合GA/T 1368规范,包含生产厂商、设备类型、部署位置等关键信息。监控平台要具备多租户管理能力,支持分级权限管控,不同级别用户的响应权限要有明确区分。历史数据存储周期不少于3年,关键报警数据需永久保存且不可篡改。平台软件要通过第三方检测认证,确保与主流通用操作系统的兼容性。
&&&&运维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。设备安装位置需满足GB50116规范要求,避免电磁干扰和环境因素影响。每日自动巡检要覆盖设备在线状态、电池电量、信号强度等15项基础指标,月度人工检查要形成电子化台账。系统可靠性应达到99.9%的可用性标准,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少于5万小时。建立三级故障响应机制,一般故障4小时内处理,重大故障30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。规范特别强调AI算法迭代必须保留原始决策数据,确保责任可追溯。年度第三方检测必须包含压力测试、渗透测试等项目,确保系统持续符合规范要求。